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5G与数据中心如何打开31.3万亿数字经济翻倍空间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20-07-05 08:53:24   浏览:9033次  

导读:2018年全球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排名前三的美国、英国和德国都超过了60%,而我国目前这一比例还仅为35%左右。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在数字经济建设这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一块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有接近翻倍的市场空间。 文 苏岚...

2018年全球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排名前三的美国、英国和德国都超过了60%,而我国目前这一比例还仅为35%左右。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在数字经济建设这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一块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有接近翻倍的市场空间。

苏岚

网络

2018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新定义了基础设施建设,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至此,“新基建”开始起飞。

纵观古今,历史上的“新基建”都驱动和发展了新经济。例如公元前三世纪的罗马帝国,它被称为当时的基建狂魔,总共建设了总里程超过15万公里的“高速公路”网,涵盖了道路、桥梁、港口等硬件设施,实现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壮举。再如20世纪末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通过光缆或电缆将政府机关、科研单位、企业、图书馆、学校、商店以及家家户户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利用计算机终端、传真机、电视等终端设备,方便、迅速地传递和处理信息,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共享。

不管是罗马的实体基建还是美国的信息基建都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罗马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发展,而美国也凭此确定了其在信息时代的霸主地位。

条条大路通罗马(图片来自网络)

中央此前发布的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

而在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又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和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如下图中显示,2018年全球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排名前三的美国、英国和德国都超过了60%,而我国目前这一比例还仅为35%左右。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在数字经济建设这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一块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有接近翻倍的市场空间。

根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在2019年已达31.3万亿元。此外,新冠疫情的爆发也加速了数字化经济需求的进程。数据新经济将会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和升级的动能。

(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中信证券等)

而支撑这一庞大市场发展的基础就是新基建,而新基建建设的基础则是5G技术的发展。回顾移动通信发展历程,1G和2G实现了人与人的连接,3G和4G实现了人与信息的连接,而接下来的5G将会是万物互联的时代。5G不仅仅是移动技术的升级换代,它也将是未来数字经济的驱动平台和物联网发展的基础设施,是实现经济社会数字化的使能者。

新基建建设的另一重要关键技术为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也被称为数据的“房东“。在此次新冠疫情中,远程教育、在线办公以及远程网络诊断等应用的实现都得益于数据中心的有力支撑。数据中心为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应用的普及深度赋能,夯实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目前的大数据中心为运营商为主导,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也在不断增加。

此前,腾讯和阿里巴巴就相继宣布将大力投资发展新基建领域,其中腾讯计划在未来五年投入5000亿重点布局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服务器、大型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物联网操作系统、5G网络、音视频通信、网络安全以及量子计算等领域。而阿里巴巴则计划在未来三年投入2000亿用于云操作系统、服务器、芯片、网络等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

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数字新基建则是承载数字经济的载体,5G和数据中心是数字新基建的排头兵和先遣队,也可以说5G技术和数据中心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左膀右臂。

END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